冠狀病毒前後電子產業面臨的問題
儘管這些銷售數據可能帶來正面的影響,但總的來說,電子產業與其他產業有著相同的擔憂。短期和中期內,電子製造商最迫切的擔憂如下。
正時鏈中斷
正如許多其他行業所發生的那樣,世界賴中國。
中國是產品鏈中的關鍵階段,從獲取原材料(特別是鈷、鋰、鎵和銦)到製造、組裝、測試和全球分銷。武漢是中國冠狀病毒危機的中心城市,也是電子產品生產的關鍵地點,並導致出口凍結。
美國和歐洲三分之二的製造商表示,從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獲取基本零件的時間延遲了三到四週。部分問題在於,許多國際製造商遵循「JIT」(準時制)訂單模式,因此他們沒有達到能夠預見危機的產量。
新的號召性用語
基本電子元件運輸量的削減影響到了每一個可以想像的領域,從 台灣電報手機號碼列表 DIY 小工具和計算到醫療技術和航空航太。最引人注目的案例是蘋果因在中國停止生產而削減 iPhone 供應。 LG和三星等其他品牌也關閉了韓國、斯洛伐克、印度和巴西的工廠。
目前,由於產品充足,銷售得以維持,但電子產品庫存短缺可能從 5 月開始明顯,並持續到 6 月和 7 月。好消息是,隨著中國經濟活動的復甦,預計復甦速度將快於其他產業。
然而,唯一的出路不是坐等中國恢復正常。許多製造商可以考慮在短期和長期內修改生產鏈,並尋找其他原材料供應商和更近的製造區域。這涉及重組整個分銷鏈的努力,但會分散世界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相關:中國和世界市場的物流挑戰
庫存短缺
目前,零售公司和賣家有足夠的產品庫存來繼續滿足需求。
然而,由於我們先前提到的生產鏈中斷,製造商將無法維持平常的節奏,可能會開始削減庫存,甚至暫時取消生產線。
這種短缺的另一個後果(對消費者來說更顯著)是零售價格上漲,因為製造商很難獲得基本零件。
採用數位方法
全球活動的取消影響了電子產業,而定期推出新產品和發布是電子產業的關鍵。主要製造商一直敏捷地將這些演示轉移到數位領域,以免失去品牌知名度或與經銷商和消費者網路的溝通。
除此之外,還有向遠端辦公模式的轉變,其中雲端軟體程式至關重要。電子製造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可靠和安全的系統來維持其運營,促進供應商、分銷商和零售商之間的團隊溝通,並控制其全球目錄中銷售的庫存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