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燃油价格下跌,运输成本处于历史低位,因此从中国向美国或欧洲运送货物的成本并不像两年前那么高。由于船舶运力过剩,航运业的运费也有所下降,这限制了运费。此外,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的改善,以及通信技术的持续改进,使离岸企业更易于管理。
重要的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这是制造业回流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已经失去了部分效力。中国众所周知的经济问题使得工人更难要求提高工资。而越南和印度等国家则热切欢迎那些对中国作为制造业基地感到不满的公司。
毫无疑问,一些制造业回流活动正在发生,但这似乎不太可能代表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谈到美国制造业的未来,我们还应该考虑其他更强大的趋势。
自动化的进步是一个重大问题。得益于麻省理工学院等领先机构正在进 越南电子邮件列表 行的尖端研发工作,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未来十年左右,具有先进通信能力的更多灵巧机器将承担更广泛的生产线工作。麻省理工学院还走在开发快速学习计算机的前沿,这种计算机可以执行目前由人类执行的管理任务。3D 打印等新的制造方法将重新定义产品的制造方式。麻省理工学院 CTL 计划在我们即将召开的年度会议Crossroads 2016中讨论这些趋势。
中产阶级的萎缩是一个深刻的变化,它正在推动社会分化和不可持续的经济不平等。这种情况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但在美国尤其明显。过去几十年来,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购买力一直在下降,这导致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和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低迷。应对这一趋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应对。
扭转削弱美国制造业基础的离岸外包战略将使一些就业机会重返美国本土,但与我们目前面临的变革相比,关于能带来多少就业岗位的争论只是小事一桩。
Yossi Sheffi 是麻省理工学院交通与物流中心 (MIT CTL) 主任,也是系统优化、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