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为什么应该采取缓慢、谨慎的态度撤出中国

Posted: Tue Feb 04, 2025 8:30 am
by pappu636
对于那些希望在进行全球战略供应链投资之前获得一定确定性的人来说,2025-2026 年的时间范围可能比 2023-2024 年更为明智。
Richard Kilgore 博士· 2023 年 8 月 31 日·
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对全球供应链的物流和战略造成了严重破坏,供应链行业经历了一次集体性的惊醒。

自此以后,降低供应链风险已成为过去几年制造业和供应链相关战略的主导主题。当然,疫情并不是唯一导致供应链行业重新评估其做法的破坏性事件。

地缘政治事件也给形势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尽管人们迫切要求进行全面改革,但在当前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好的策略可能是再等几年再制定或实施战略供应链变革。要理解其中的原因,研究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会有所帮助。

首先,必须承认,疫情期间关于降低供应链风险的许多讨论都是对当时情况的合理 摩洛哥电子邮件列表 而明智的反应。值得赞扬的是,许多公司和供应链经理听取了建议,并采取了合理的预防措施,例如近岸外包、供应商多元化、双重采购,以及投资新技术或产品改造,以减少产品对供应链的依赖。

然而,除了疫情造成的破坏之外,还有另一件事——或者说一系列事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和焦虑。那就是美国政府对中国征收关税,此举加剧了美国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美国许多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也破坏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离岸供应链关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国家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趋势视为潜在的破坏性趋势。新的现实是,供应链经理需要为美国的贸易政策做好准备,该政策持续时间不会超过四年,而且可能在美国和来源国都发生变化,而几乎没有任何预兆。

当然,导致与中国紧张关系加剧的不仅仅是关税。还有南海问题、中国对台湾日益咄咄逼人的立场、侵犯人权的争议以及网络安全紧张局势。由于所有这些原因,以及它们对安全和稳定所带来的累积风险,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将供应链完全撤出中国,或要求中国产地将供应转移到或安排到其他国家。

事实上,中国仍然是、并且将继续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的巨头。而且,中国目前的国内失业状况很可能导致政府出台刺激措施来支持出口增长。因此,尽管这最初看起来有风险,但随着贸易限制的放松以及美国公司重新将成本而不是风险作为供应链决策的驱动因素,钟摆可能很快就会摆回来。特别是对于那些多年来在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方面投入巨资的美国公司来说,脱离这些关系的想法使得观望策略在经济和战略上都更可取。